欢迎来到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换一换
首页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大棚黄瓜滴灌水肥一体化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pdf

  • 资源ID:8381       资源大小:2.17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0金币 【人民币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币 【人民币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大棚黄瓜滴灌水肥一体化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pdf

窦 超 银 郭 海 瑞 孟 维 忠 等 大 棚 黄 瓜 滴 灌 水 肥 一 体 化 土 壤 硝 态 氮 分 布 特 征 J 江 苏 农 业 科 学 2020 48 6 110 116 doi 10 15889 j issn 1002 1302 2020 06 023 大 棚 黄 瓜 滴 灌 水 肥 一 体 化 土 壤 硝 态 氮 分 布 特 征 窦 超 银 1 郭 海 瑞 1 孟 维 忠 2 陈 伟 2 延 玮 辰 2 1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2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辽宁沈阳110003 摘 要 为探究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土壤硝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以大棚黄瓜为对象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研 究不同灌溉下限 田间持水率的65 75 85 分别记为W 1 W 2 W 3 施氮量 产量理论需氮量的70 100 130 分别记为N 1 N 2 N 3 和施钾量 产量理论需钾量的70 100 130 分别记为K 1 K 2 K 3 对硝态氮分布和 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滴头正下方存在低土壤NO 3 N含量区域 NO 3 N在垄坡和垄沟区 域累积 并有明显的表聚特征 随着灌溉下限的增大 土壤剖面NO 3 N含量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灌溉下限越 低 滴头附近NO 3 N含量越小 灌溉下限越高 NO 3 N越集中于中下层土壤 土壤剖面NO 3 N含量随施氮量增 加而增大 水平和垂直方向各点NO 3 N含量均会增加 高施氮量提高硝态氮含量更为明显 土壤剖面NO 3 N含 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大 在水平方向上 NO 3 N含量的增加主要在15cm以外 而垂直方向主要在0 20cm土 层 试验3因素对土壤剖面NO 3 N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施氮量 施钾量 灌溉下限 N 3 K 3 W 2 组合条件下土壤剖面 NO 3 N含量最高 关 键 词 灌溉下限 施氮量 施钾量 随水施肥 硝态氮分布 中 图 分 类 号 S275 6 S642 206 S642 20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 1302 2020 06 0110 07 收稿日期 2019 02 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编号 51609208 辽宁 省科技攻关计划课题 编号 2015103030 作者简介 窦超银 1982 男 江苏如皋人 博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 从事节水灌溉原理与技术研究 E mail chydou 我国设施农业普遍存在施肥过量的问题 由于肥 料过量投入导致的环境污染 土壤质量退化等一系列 后果日益严重 其中氮肥的不合理应用尤为突出 研 究表明 设施农业生产实践中平均每季氮肥投入量为 1000kg hm 2 是作物吸收量的5倍左右 当季利用率 低于10 1 大量的氮素被残留在土壤中 0 90cm 土层氮含量可达到500 1230kg hm 2 2 当季氮素 化肥的20 25 随降雨径流和渗漏排出农田 3 构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每年流入 河流中的氮有29 1 67 5 来自农田径流 4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户持续盲目地增加 肥料投入 若不改变传统粗放的水肥管理技术 对 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势必会更加严重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 律将水肥以溶液形式通过滴灌系统适时适量供给 作物的灌溉施肥技术 具有精确控制 降低盐渍化 和地下水污染风险 减小土壤养分浓度剧变和有利 于根系吸收养分等优点 近几年在设施农业中得到 较快发展并取得明显的生态效果 滴灌水肥一体 化对硝态氮 NO 3 N 的调控 一方面是利用 NO 3 N具有易迁移性和易被淋洗的特点 另一方 面是利用滴灌局部灌溉 结合少量多次的灌溉制度 将灌溉水控制在较小的湿润区域内 保持含水量在 较高水平的特性 5 Singandhupe等研究表明 滴灌 明显减少了深层渗漏和土壤蒸发 并能精确控制根 层水分状况 随水所施肥料主要分布在根系层 提 高肥料利用效率 与沟灌相比 水肥一体化增产 3 7 12 5 节水31 37 NO 3 N吸收量 增加8 11 6 Sharmasarkar等研究表明 滴灌 水肥一体化能够有效调控土壤氮素的分布 通过减 少深层渗漏减少氮素淋失 7 Li等研究表明 无论 水肥如何组合 NO 3 N总是在湿润体边界累积 但 如果随水施肥管理不当 容易造成养分分布在根区 外 8 Ajdary等研究认为 土壤质地是影响滴灌水 肥一体化NO 3 N分布的主要因素 尽管NO 3 N 向湿润体外部迁移 在根系分布层仍保持着足够的 NO 3 N 4 由此可见 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 NO 3 N和土壤水分在土空间分布形状上具有一致 0 1 1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48卷第6期 性 含量大小分布趋势则相反 这一分布特征也是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而随着滴 灌水肥一体化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滴灌水肥一 体化已不再是单一的施肥技术 而逐渐成为高效的 水肥综合管理技术 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水肥一体化 下灌溉和施肥制度的合理制定 井涛等研究认为滴 灌水肥一体化施氮量为90kg hm 2 时氮肥利用效率 最高 9 栗岩峰等的研究表明高施氮量会增加氮素 淋失风险 10 灌溉施肥制度的调整必然引起土壤 中NO 3 N分布的变化 反之 通过研究不同灌溉 施肥条件下NO 3 N分布的变化规律可为调整灌 溉施肥制度提供依据 但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还较 少 本研究以水肥一体化应用的关键参数即灌溉 下限 施氮量和施钾量为试验因素 拟通过田间试 验得出不同水肥条件下硝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 各因素对硝态氮分布的影响规律 以期为地区滴灌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区 概 况 试验在辽宁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120 30 44 E 42 08 59 N 的高标准日光温室中进行 试验站位于 辽宁省沈阳市黄家乡 为平原地带 属温带大陆性季 风气候 供试土壤为黏壤土 容重为1 33g cm 3 土 壤饱和体积含水率为42 2 田间持水率为24 土 壤中等肥力偏下 速效钾含量为81 3mg kg 速效磷 含量为18 4mg kg 碱解氮含量为75 4mg kg 全 氮含量为1 1 g kg 有机质含量为1 2 土壤pH 值为7 1 1 2 试 验 设 计 试验种植作物为黄瓜 供试品种为玛丽亚 黄 瓜采用大垄双行种植 垄宽1 5m 垄长7m 垄台高 0 15m 行距为0 5m 株距为0 45m 每垄种植黄 瓜16株 两垄之间的距离为1 5m 采用膜下滴灌 灌溉 黄瓜定植前在垄中心铺设滴灌带 滴头间距 为0 3m 滴头流量为1 38L h 覆膜完成后 在滴 灌带两侧水平距离0 25m处种植作物 黄瓜定植 时 为保证黄瓜缓苗率 各处理统一灌水25mm 此 后 根据试验方案进行灌溉 滴灌布置示意图及取 样点分布见图1 黄瓜各处理施肥时间统一 分别为种植前施底 肥 撒施腐熟的有机肥225 m 3 hm 2 施复合肥 750kg hm 2 生长期内追肥 每次肥料用量根据处 理设置而异 追肥均采用随水施肥的方式 灌水 15mm 肥料在灌水3 4 4 5时施完 剩余水量用 于冲洗管道内残留肥料 试验设置不同处理灌溉下限 W 氮素施用量 N 和钾施用量 K 灌溉下限分别为20cm处田 间持水量的65 W 1 75 W 2 85 W 3 氮 素施用量设低氮 N 1 中氮 N 2 高氮 N 3 等3个 水平 钾施用量设低钾 K 1 中钾 K 2 高钾 K 3 等3个水平 其中N 2 处理和K 3 处理根据目标产量 和产量理论需肥量计算 N素施用量为252kg hm 2 K 2 O施用量为351kg hm 2 高氮和高钾施用量增加 30 低氮和低钾施用量减小30 施肥量60 用 量作为底肥施入 剩余用量分别在坐果期 始收期 盛果期和盛采期追施 每次追施肥量为总量的 10 所施用的肥料为尿素 含N46 和硫酸钾 含K 2 O50 各处理设计如表1所示 试验在3 个大棚中进行 每个大棚内55条垄 两侧选出5条 垄不作处理 即中间50条垄开展试验 每5条垄为 1个小区 7 5m 7 0m 单个大棚划分为10个小 1 1 1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48卷第6期 区 随机布置9个处理 空余1个小区无处理 每 个大棚作为1个重复 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 田间 管理工作聘请当地农业生产技术人员负责 参考当 地经验做法 表1 大 棚 黄 瓜 水 肥 一 体 化 正 交 试 验 设 计 试验处理 水平组合 试验因素 灌水下限 施氮量 施钾量 1 W 1 N 1 K 1 65 田 70 N 目标 70 K 目标 2 W 1 N 2 K 2 65 田 100 N 目标 100 K 目标 3 W 1 N 3 K 3 65 田 130 N 目标 130 K 目标 4 W 2 N 1 K 2 75 田 70 N 目标 100 K 目标 5 W 2 N 2 K 3 75 田 100 N 目标 130 K 目标 6 W 2 N 3 K 1 75 田 130 N 目标 70 K 目标 7 W 3 N 1 K 3 85 田 70 N 目标 130 K 目标 8 W 3 N 2 K 1 85 田 100 N 目标 70 K 目标 9 W 3 N 3 K 2 85 田 130 N 目标 100 K 目标 注 表中 田 为土壤田间持水量 N 目标 为目标产量理论施氮量 K 目标 为目标产量理论施钾量 1 3 测 定 指 标 与 方 法 土壤含水量通过TRIME测定 每日08 00读数 指导灌溉 在黄瓜盛采期追肥后1周 用土钻取土 样 取样点位置为距离滴头水平距离0 15 30 45 75cm处 取样深度为0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60cm 土样NO 3 N含量由辽宁省农业科 学院测试分析中心测定 常规数据整理由Excel 2010完成 分析单因素对NO 3 N含量影响时取单 因素平均值 NO 3 N剖面分布采用Surfer8 0绘 制 正交极差和方差分析由SPSS20 0完成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不 同 灌 溉 下 限 土 壤 剖 面NO 3 N 分 布 特 征 不同灌溉下限NO 3 N含量与分布如图2所 示 各处理NO 3 N空间分布形状相近 在滴头正 下方20 cm以下 水平距离20 cm以内 均出现 NO 3 N低含量区域 含量低于30mg kg 在垄坡 和垄沟交汇处是剖面NO 3 N含量最高区域 在 W 1 和W 2 处理中 含量高于120mg kg 在W 3 处理 中含量达到90mg kg 在垄台 垄坡和垄沟NO 3 N 表聚明显 表层0 10cm含量多高于60mg kg 此 外 NO 3 N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梯度分布特点 越 接近表层 含量梯度越大 W 1 W 2 和W 3 处理剖面 NO 3 N平均含量分别为54 4 57 3 53 0mg kg 即随着灌溉下限的增大 剖面NO 3 N含量有先增 大后减小的趋势 不同水平距离NO 3 N含量变化如图3 A所 示 在水平方向上 NO 3 N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随 滴头距离的增大 NO 3 N含量先增大后减小 距 滴头0 15cm处W 1 处理NO 3 N含量均值最小 约为32 mg kg W 2 处理和W 3 处理含量均约为 40mg kg 高出W 1 处理25 0 30cm处W 2 处理 和W 1 处理的 NO 3 N 含量分别增至59 6 63 6mg kg W 3 处理增量较小 NO 3 N含量为 51 0mg kg 45cm处各处理NO 3 N含量均进一 步增大 NO 3 N含量在75 7 77 2mg kg之间 2 1 1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48卷第6期 变幅仅为2 0 处理之间差异较小 垄中 75 cm 处 NO 3 N含量下降 其中W 1 处理减幅最大 降 低20 9 W 2 处理减幅最小 减少13 2 表明灌 溉下限对NO 3 N水平分布的影响主要在滴头附 近区域 且在低灌溉下限控制下NO 3 N含量 较小 在垂直方向上 NO 3 N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 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减小 图3 B 在0 10cm处 W 2 处理NO 3 N含量最高 约为104 4mg kg 分 别高出W 3 处理和W 1 处理43 5 15 4 10 20 20 30cm处NO 3 N含量较表层急剧下降 W 3 处理在20 30cm深度含量高于其他处理 而 W 1 处理含量最低 30cm以下土层 NO 3 N含量 相对稳定 减幅小 W 2 处理NO 3 N含量最低 这 表明灌溉下限控制越高 NO 3 N越集中于中下层 土壤 2 2 不 同 施 氮 量 土 壤 剖 面NO 3 N 分 布 特 征 不同施氮量土壤剖面NO 3 N含量与分布如 图4所示 不同施氮处理滴头正下方均有 字形 低NO 3 N含量区域 NO 3 N主要在 字外累 积 其分布特征与不同灌溉下限条件下NO 3 N分 布特征相同 N 1 处理和N 3 处理NO 3 N在垄坡的 富集较N 2 处理明显 NO 3 N含量高于110mg kg 在近地表含量梯度变化也高于N 2 处理 N 1 N 2 和 N 3 剖面NO 3 N平均含量分别为52 0 50 4 62 3mg kg 即低氮和中氮处理用量引起剖面中 NO 3 N含量差异较小 随着施氮的增加 土壤剖面 中NO 3 N含量有增大的趋势 由图5可知 在水平方向上 NO 3 N含量总体 变化趋势为0 15cm时NO 3 N含量变化小 15 45cm时NO 3 N含量迅速增大并在45cm处达到 峰值 70 4 87 2mg kg 45 75 cm时NO 3 N 含量急剧减小 在近滴头45cm范围内NO 3 N含 量平均增加105 5 从垄坡到垄沟含量平均下降 17 0 N 3 处理不同水平距离NO 3 N含量均高 于其他处理 其中0 15 cm时差距较小 仅高出 1 5 10 3mg kg 随着距离的增加差异增大 45cm 处较N 2 处理和N 1 处理均高出23 8 N 1 处理在 0 45cm内NO 3 N含量高于N 2 处理 但垄沟中 含量低于N 2 处理 差值因距离变化而异 没有明显 的规律 表明当施氮量高于中氮处理施氮量时 距 离滴头不同水平位置NO 3 N含量均会因施氮量 的增加而增加 反之施用量引起的水平方向含量差 异不明显 在垂直方向上 NO 3 N含量总体变化 3 1 1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48卷第6期 趋势为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减小 且NO 3 N含量的 减小幅度也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表层 NO 3 N含量从75 5 103 7mg kg 0 10cm时 减少到44 6 50 3 mg kg 10 20 cm时 下降 48 5 62 4 而30 60cm土层NO 3 N含量 差异范围为1 4 2 3mg kg 降幅低于5 3 各 处理之间 N 3 处理不同深度土层NO 3 N含量均 高于N 2 处理和N 1 处理 但随着深度增加 差异逐 渐减小 如N 3 处理与N 2 处理差异由0 10cm土层 的28 3 mg kg 减少到 40 60 cm 土层的 2 3mg kg N 1 处理和N 2 处理除表层NO 3 N含量 存在差异外 10cm以下土层含量均接近 图5 表 明高施氮量对不同深度土层NO 3 N含量有明显 提升作用 当施氮量低于中氮处理施氮量时 施氮 量对NO 3 N含量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影响不明显 2 3 不 同 施 钾 量 土 壤 剖 面NO 3 N 分 布 特 征 不同施钾量NO 3 N含量与分布如图6所示 NO 3 N分布形式与不同灌溉下限及施氮量条件下 分布一致 剖面中心存在NO 3 N低含量区 垄坡 和垄沟具有明显的表聚性 垄坡和垄沟NO 3 N含 量和变化梯度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大 K 1 K 2 和 K 3 剖面NO 3 N平均含量分别为59 0 54 6 51 1mg kg 即随着施钾量的增加 土壤剖面 NO 3 N含量有减小的趋势 由图7可知 在水平方向上 NO 3 N含量随着 到滴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各处理NO 3 N 含量峰值均出现在水平距离45cm处 距滴头0 15cm内NO 3 N含量相对稳定 不同处理NO 3 N含量在33 4 43 5mg kg范围内 差异较小 在 水平距离为30 75 cm时 NO 3 N含量随着施钾 量的增加而增大 K 3 处理高出K 1 处理13 3 17 3mg kg 增幅达 19 5 35 0 但在45 75cm时 K 2 处理和K 1 处理NO 3 N含量接近 图 7 这表明施钾量对NO 3 N水平分布的影响主要 在15 cm以外 在施钾量高于中钾处理施用量时 NO 3 N有明显的提高 在垂直方向上 NO 3 N 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减小 在 0 20cm内 各处理NO 3 N含量迅速减小 减幅 为24 7 28 3 处理之间NO 3 N含量表现为 K 3 K 2 K 1 表层差异最大 K 3 高出K 1 处理 26 1 随着土层深度增加 处理之间差异减小 20cm土层以下NO 3 N含量变化趋缓 含量变化 在9 2 14 7mg kg范围内 处理之间NO 3 N含 量相近 图7 这表明在垂直方向上施钾量对 4 1 1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48卷第6期 NO 3 N含量的影响主要在0 20cm土层 钾素施 用量的增加可以促进NO 3 N含量增加 2 4 土 壤NO 3 N 含 量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滴灌水肥一体化NO 3 N含量极差分析如表2 所示 不同灌溉下限NO 3 N含量表现为W 2 W 3 W 1 不同氮量施用条件下NO 3 N含量表现 为N 3 N 1 N 2 施钾量对NO 3 N含量的影响为 K 3 K 2 K 1 即75 田间持水量 高施氮量和高施 钾量条件下土壤NO 3 N含量较高 但方差分析结 果表明 灌溉下限 施氮量和施钾量对土壤剖面 NO 3 N含量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3 试验 因素对NO 3 N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施氮量 施钾 量 灌溉下限 表2 说明滴灌水肥一体化对 NO 3 N含量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 施氮量从根本 上改变了输入土壤中的氮量 是剖面NO 3 N含量 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灌溉对剖面NO 3 N含量影响 较小 根据极差分析结果可知 N 3 K 3 W 2 组合是提 高剖面NO 3 N含量的最优组合 3 讨 论 与 结 论 水分是NO 3 N运移的载体 NO 3 N在土壤 中的分布取决于土壤水分的运动 滴灌条件下 土 壤水分从点源径向扩散 尽管滴头水力性能 土壤 质地和作物吸水等会影响土壤水分运动 总体上水 分分布呈半球或椭球状 球体半径在灌溉作用下持 续增大 但湿润峰的推进逐渐趋缓 湿润体内 点源 处土壤水分饱和 向外径向递减 11 由于NO 3 N 不存在专性吸附 易在土壤水分中扩散和迁移 水 肥一体化随水进入土体的NO 3 N在水势梯度作 用下径向运动 因此 在本试验中 滴灌的水分运动 特征是NO 3 N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滴头正下方 表2 正 交 试 验NO 3 N 含 量 极 差 分 析 试验处理 试验因素 W N K NO 3 N含量 mg kg W 1 N 1 K 1 1 1 1 38 3 W 1 N 2 K 2 1 2 2 49 9 W 1 N 3 K 3 1 3 3 70 8 W 2 N 1 K 2 2 1 2 60 5 W 2 N 2 K 3 2 2 3 48 8 W 2 N 3 K 1 2 3 1 62 5 W 3 N 1 K 3 3 1 3 57 2 W 3 N 2 K 1 3 2 1 52 4 W 3 N 3 K 2 3 3 2 53 5 K 1 mg kg 159 0 156 0 153 2 K 2 mg kg 171 8 151 2 163 9 K 3 mg kg 163 2 186 8 176 9 k 1 mg kg 53 0 52 0 51 1 k 2 mg kg 57 3 50 4 54 6 k 3 mg kg 54 4 62 3 59 0 优平均 W 2 N 3 K 3 R j 4 3 11 9 7 9 主次顺序 N K W 注 K 1 K 2 K 3 分别为试验因素1 2 3水平NO 3 N含量之和 k 1 k 2 k 3 分别为试验因素1 2 3水平NO 3 N含量的平均值 优平 均为某因素下均值最大的水平 极差 R j 为最大均值与最小均值 之差 表3 NO 3 N 含 量 正 交 方 差 分 析 试验因素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W 28 5 2 14 2 0 088 0 919 N 249 7 2 124 8 0 776 0 563 K 93 1 2 46 5 0 289 0 776 误差 321 9 2 161 0 土壤在长期淋洗作用下 NO 3 N淋失 成为土壤剖 面NO 3 N含量最低区域 NO 3 N随水运动到垄 坡和垄沟后 随着土壤水分的消耗而累积 尤其是 表土在蒸发作用下 有明显的表聚特征 灌溉下限土壤水分含量设置越高 湿润体含水 量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灌溉频繁 且每次灌溉初 5 1 1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48卷第6期 始含水量高 水分运移速度较大 土壤中NO 3 N 容易淋洗 12 灌溉下限越低 单次灌溉水量越多 土 壤中充水孔隙较多 水分连续性较好 水流在土壤 中流动所受的阻力减小 13 也会导致NO 3 N淋洗 到深层土壤中 因此 本试验中 高水分下限控制为 少量多次灌溉 低水分下限控制为大水量小频率灌 溉 部分NO 3 N淋出剖面或分布在距离滴头较远 位置 剖面NO 3 N含量均低于75 田间持水量作 为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处理 施氮是土壤NO 3 N 含量增加的主要途径之一 Kiggundu等研究表明 NO 3 N随着养分使用量增加而增加 同时增大淋 失风险 14 本试验结果也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 剖 面NO 3 N含量提高 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 14 一 致 尽管钾素用量对土壤氮素影响研究报道较少 但研究表明 施钾可提高追施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 量 15 可降低氮肥的挥发损失 如当尿素和氯化钾 以1 1同步追施可使尿素中的氨挥发损失量从 42 降低到4 6 16 氮素损失量减少50 17 本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施钾量可提高土壤剖面 NO 3 N含量 此外 在滴灌灌溉条件下 因施氮量 和施钾量增加的NO 3 N含量主要在距离滴头水 平距离15cm以外区域 这一区域与作物根系分布 相一致 为作物氮素吸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此可见 滴灌的水分运动和分布特性决定了 滴灌水肥一体化氮素的分布 灌溉下限 施氮量和 施钾量通过改变NO 3 N的运移速度 浓度和阻力 等动力学参数 改变剖面NO 3 N含量 但未从根 本上改变NO 3 N的分布形式 施氮量对NO 3 N 含量影响最大 其次为施钾量 灌溉下限对NO 3 N 含量影响最小 参 考 文 献 1 ZhuJH LiXL ChristieP etal Environmentalimplicationsoflow nitrogenuseefficiencyinexcessivelyfertilizedhotpepper Capsicum frutescens L cropping systems 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 2005 111 1 70 80 2 HuYC SongZW LuWL etal Currentsoilnutrientstatusof intensivelymanaged greenhouses J Pedosphere 2012 22 6 825 833 3 黄国勤 王兴祥 钱海燕 等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 响及对策 J 生态环境 2004 13 4 656 660 4 AjdaryK Singh D K Singh A K et al Modelling of nitrogen leachingfrom experimental onion field under drip fertigation J 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 2007 89 1 2 15 28 5 Freeman B M Blackwell J Garzoli KV Irrigation frequencyand total water application with trickle and furrow systems J 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 1976 1 1 21 31 6 SingandhupeRB RaoG PatilNG etal Fertigationstudiesand irrigation scheduling in drip irrigation system in tomato crop LycopersiconesculentumL J EuropeanJournalofAgronomy 2003 19 2 327 340 7 SharmasarkarFC SharmasarkarS MillerSD etal Assessmentof dripand flood irrigation on waterand fertilizeruse efficiencies for sugarbeets 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1 46 3 241 251 8 LiJS ZhangJJ RenL Waterandnitrogendistributionasaffected byfertigationofammoniumnitratefromapointsource J Irrigation Science 2003 22 1 19 30 9 井 涛 樊明寿 周登博 等 滴灌施氮对高垄覆膜马铃薯产量 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3 654 661 10 栗岩峰 李久生 李 蓓 滴灌系统运行方式和施肥频率对番茄 根区土壤氮素动态的影响 J 水利学报 2007 38 7 857 865 11 BhatnagarPR ChauhanHS Soilwatermovementunderasingle surfacetricklesource J 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 2008 95 7 799 808 12 王振华 郑旭荣 任 杰 等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地下滴灌线源 入渗土壤水分运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27 5 77 79 13 任 杰 地下滴灌灌水设计参数对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影响研 究 D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08 14 Kiggundu N Migliaccio KW SchafferB et al Watersavings nutrientleaching and fruit yield in a young avocado orchard as affected by irrigation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J Irrigation Science 2012 30 4 275 286 15 于振文 梁晓芳 李延奇 等 施钾量和施钾时期对小麦氮素和 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 1 69 74 16 RappaportBD AxleyJH Potassiumchlorideforimprovedurea fertilizerefficiency J SoilScience SocietyofAmericaJournal 1984 48 2 399 401 17 GamehMA Angle J S Axley J H Effects ofurea potassium chlorideandnitrogentransationsonammoniavolatilizationfrom urea J 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 1990 54 6 1768 1772 6 1 1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48卷第6期

注意事项

本文(大棚黄瓜滴灌水肥一体化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pdf)为本站会员(ly@RS)主动上传,园艺星球(共享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园艺星球(共享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固源瑞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