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换一换
首页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三峡库区不同品种草莓生理特性和营养品质差异分析.pdf

  • 资源ID:17679       资源大小:233.5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0金币 【人民币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币 【人民币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三峡库区不同品种草莓生理特性和营养品质差异分析.pdf

农 产品加工 2025 年第 4 期 三峡库区不同品种草莓生理特性和营养品质差异分析 邓 婕 阮 宇 万旭杰 重庆三峡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重庆 404100 摘要 以重庆市万州区九池大棚草莓基地的 6 个品种草莓为试材 分别测定其生理 营养和品质指标 进行比较分 析 以筛选出三峡库区栽种的草莓品种 为广大果农选择草莓品种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 在三峡库区 香野的果形 指数最大 平均单果质量最大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维 C 含量最高 综合品质最佳 粉玉的糖酸比最高 甜度 最高 口感最佳 白玉的糖酸比仅次粉玉 口感较好 含水量最高 越秀的果柄最长 总酚物质和花青素含量最高 总体抗氧化能力较强 适合长距离运输 红颜的果形果色鲜红 色泽亮丽 含水量较高 质地松软 因而适宜现场 采摘或者短距离运输 天仙醉的果实纵径最大 平均单果质量仅次香野 外形品质较好 关键词 草莓 不同品种 生理特性 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68 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16693 ki 1671 9646 X 2025 08 015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Difference Varieties of Strawberry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DENG Jie RUAN Yu WAN Xujie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Food Engineeri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100 China Abstract Six varieties of strawberries from Jiuchi Greenhouse Strawberry Base in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were used as test materials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nutritional and quality indicator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to select the strawberry varieties plante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ruit farmers to choose strawberry varie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Xiangye had the highest fruit shape index the highest average single fruit weight the highest soluble solid content the highest Vitamin C content and the best overall quality The highest sugar to acid ratio highest sweetness and best taste of powder jade White jade had a better taste and the highest water content compared to only inferior powder jade Yuexiu fruit had the longest stem the highest content of total phenolic substances and anthocyanins and strong overall antioxidant capacity making it suitable for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The red fruit had a bright red color and a high moisture content Its texture was soft making it suitable for on site picking or short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The vertical diameter of Tianxianzui fruit was the largest with an average single fruit weight second only to Xiangye and its appearance quality was good Key words strawberry different varietie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quality 收稿日期 2024 07 09 作者简介 邓 婕 1999 女 硕士 研究方向为园艺栽培 通信作者 阮 宇 1973 女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态及园艺栽培 草莓 Fragaria ananassa Duch 蔷薇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 含有丰富的多酚 花青素 酚酸和黄酮 类物质等生物活性物质 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 力 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1 草莓原 产于南美 我国各地广为栽培 宜生长于肥沃 疏 松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 2 据统计 近年来我国草 莓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草莓产业蓬勃发展 草莓 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3 我国草莓消费主要以鲜食为 主 4 果实中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自身免于过早因氧 化损伤而变质 也能保护人体消化道和其他组织的 氧化损伤 5 质地清脆且抗氧化能力强的草莓果实适 合贮藏 在采摘运输期间受到的损伤较小 可进行 远距离运输 而质地松软且抗氧化能力弱的草莓果 实在采摘运输途中容易受损腐烂 更适合用于进行 现场采摘品尝 开发大棚草莓采摘的休闲娱乐活动 不仅能够带动草莓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还能使人 们放松心情 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 三峡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充足 气 候温暖且气温变化稳定 其独特的地理区位 气候 条件和土壤条件为草莓大棚生长提供了较为理想的 环境条件 近年来 大棚草莓采摘的兴起导致三峡 库区草莓种植农户日益增多 种植人员在种植草莓前 文章编号 1671 9646 2025 04b 0072 06 第 4 期 总第 622 期 农产品加工 No 4 Tol 622 2025 年 4 月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Apr 2025 2025 年第 4 期 需充分了解草莓品种的生长习性和营养品质 6 但草 莓的品种繁多 不同品种草莓的生长习性和周期存 在一定的差异 给种植农户带来了选择困扰 7 因 此 筛选出品质优 口感好 营养丰富的草莓品种 至关重要 以重庆市万州区九池草莓基地为研究地 点 以大棚草莓中的红颜 香野 天仙醉 越秀 粉玉和白玉 6 个不同品种为研究对象 比较草莓品 种间的生理 品质和营养等特性 然后进行综合评 分 以期筛选出适宜在三峡库区种植的草莓品种 为广大果农选择草莓品种提供参考 促进三峡库区 的草莓产业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 验 材 料 与 地 点 试验的材料为 6 个不同草莓品种 分别为红颜 香野 天仙醉 越秀 粉玉和白玉 由重庆市万州 区九池草莓基地提供 试验地点位于万州区九池试验基地 该地属亚 热带季风湿润带 气候四季分明 平均气温 19 3 年降水量 1 531 1 mL 年日照时数 1 126 h 汛期 5 9 月 降水量 1 070 7 mL 8 试验器材 直尺 胶头滴管 小刀 烧杯 滤 网 滤纸 研钵 滴定管 漏斗 电子天平 手持 叶绿素测定仪 烘箱 水浴锅 手持便携式 pH 计 甜度计 酸度计 分光光度计 手持式折光仪等 1 2 试 验 方 法 供试的 6 个草莓品种随机各选取 10 颗 在现场 观察草莓植株的单株复叶数 花序数 肉眼直接观 察记录叶片颜色 果实外形 果皮颜色 果肉颜色 轻闻果实香气并记录 品尝草莓果实的果肉质地及 果实的风味 用直尺测量草莓植株的株高 叶长 叶宽 叶柄长 果柄长度 果实纵径和横径 使用 叶绿素仪测定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使用烘箱烘 干法测草果实的含水量 9 将带回的草莓采用电子天 平测定果实质量 取平均值 叶面积的测定方法采 用吐德拉叶面积的测定方法 叶宽度与叶面积回归 法 10 计算公式是 Y 7 091 8X 13 478 4 X 为叶 宽度 Y 为叶面积 根据果实横径纵径计算公式得 出果形指数 计算公式 果形指数 果实纵径 果实 横径 9 用手持式折光仪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 9 使用甜度计测量果实甜度 酸度计测量果实酸度 2 6 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 C 含量 蒽酮试剂法测定可 溶性糖 11 可滴定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12 糖酸比 为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比值 总酚物质 类黄酮 花青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 9 以下数字均多次测量 并取平均值 1 3 数 据 分 析 采用 Excel SPSS 和 R 语言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生 长 状 况 分 析 6 个不同品种草莓植株的生长特性差异见表 1 由表 1 可知 越秀的株高为 13 51 cm 是 6 个品 品种 株 高 cm 单株复叶数 片 花序数 个 叶柄长 cm 叶片颜色 叶 长 cm 叶 宽 cm 叶绿素质量浓度 mg cm 2 叶面积 cm 2 越秀 天仙醉 红颜 香野 粉玉 白玉 13 51 2 60 a 7 73 1 87 b 11 62 2 23 a 10 75 2 07 c 10 78 2 06 c 5 64 1 75 d 5 33 1 68 b 5 60 0 91 b 6 07 1 39 b 6 67 1 63 b 10 33 2 74 a 6 27 1 49 b 4 33 1 80 b 5 47 1 51 ab 5 93 1 53 a 6 67 1 35 a 6 00 1 07 a 5 60 1 55 ab 8 87 2 49 abc 6 61 1 15 cd 7 27 1 30 bcd 9 18 2 39 ab 9 72 3 54 a 5 99 1 09 d 深绿色 绿色 深绿色 浅绿色 浅绿色 深绿色 5 43 1 49 a 5 63 0 58 a 6 08 0 97 a 5 65 0 75 a 5 43 1 55 a 4 94 0 91 a 4 97 1 17 a 5 07 0 56 a 4 62 0 93 a 5 20 0 63 a 5 12 1 16 a 4 39 0 74 a 24 39 4 49 ab 20 26 7 32 b 22 94 6 26 b 20 14 5 06 b 19 51 3 43 b 30 10 5 70 a 21 74 8 31 a 22 50 3 95 a 19 26 6 62 a 23 40 4 50 a 22 81 8 24 a 17 62 5 28 a 注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 p 0 05 水平差异显著 下同 表 1 6 个不同品种草莓植株的生长特性差异 种中株高最高的品种 其次是红颜 11 62 cm 这 2 个 品种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 4 个品种 香野为 10 75 cm 粉玉为 10 78 cm 天仙醉为 7 73 cm 白玉最矮仅 5 64 cm 粉玉的单株复叶数最多 显著高于其他 5 个 品种 越秀的花序数最少 显著低于红颜 香野和 粉玉 叶柄长的依次是粉玉 香野和越秀 显著高 于其他 3 个品种 越秀 红颜和白玉的叶片为深绿 色 天仙醉为绿色 香野和粉玉为浅绿色 6 个品种 草莓的叶长 叶宽和叶面积相近 无显著性差异 叶面积最大的是香野 其次是粉玉 白玉的叶绿素 含量最高 显著高于天仙醉 红颜 白玉 粉玉 其次是越秀 2 2 外 观 品 质 分 析 不同品种草莓果实外观 标尺为 1 cm 见图 1 由图 1 可知 天仙醉和香野为长圆锥形 而其 余 4 个品种为圆锥形 红颜的果皮颜色呈鲜红色 粉玉为粉红色 白玉则呈淡粉色 其余品种为红色 粉玉入口香甜可口 能感受得到水分充盈 红颜和 香野入口较甜 而其他品种都比较酸甜 粉玉的果 肉颜色为粉色 白玉则为白色 其余品种皆为红色 天仙醉 粉玉和白玉香气浓郁 香野有淡淡清香 越秀和红颜香气不明显 天仙醉 红颜和白玉的果肉 邓 婕 等 三峡库区不同品种草莓生理特性和营养品质差异分析 73 农 产品加工 2025 年第 4 期 质地较为松软 而其他品种比较脆 6 个不同品种的草莓外观性状差异见表 2 通过测量可知 越秀的果柄最长 为 7 64 cm 其次是香野 6 40 cm 这 2 个的果柄长度显著大于其 他 4 个品种 6 个品种的果实横径差异不显著 而在 果实纵径上 天仙醉 4 72 cm 与白玉差异显著 越 秀 红颜和粉玉分别为 3 99 3 97 3 89 cm 差异 不显著 白玉最小为 3 57 cm 在果形指数上 香野 最大为 1 26 与白玉差异显著 白玉的果形指数最 小 只有 0 97 在平均单果质量上 香野和天仙醉 图 1 不同品种草莓果实外观 标尺为 1 cm 表 2 6 个不同品种的草莓外观性状差异 品种 果 形 果 色 口感 果肉颜色 果实香味 果肉质地 果柄长 cm 果实横径 cm 越秀 天仙醉 红颜 香野 粉玉 白玉 圆锥形 长圆锥形 圆锥形 长圆锥形 圆锥形 圆锥形 红 红 鲜红 红 粉红 白 淡粉 酸甜 酸甜 甜 甜 香甜 酸甜 红 红 红 红 粉 白 无 浓郁 无 淡香 浓郁 浓郁 脆 松软 松软 脆 脆 松软 7 64 3 62 a 5 25 1 89 bc 3 80 1 13 c 6 40 2 45 ab 4 07 1 89 bc 4 75 1 34 bc 3 52 0 70 a 3 85 0 54 a 3 30 0 49 a 3 76 0 57 a 3 29 0 58 a 3 69 0 46 a 果实纵径 cm 3 99 1 43 a 4 72 0 95 a 3 97 0 53 a 4 71 0 91 ab 3 89 0 79 a 3 57 0 43 b 果形指数 平均单果质量 g 1 20 0 54 ab 1 23 0 31 a 1 22 0 16 ab 1 26 0 19 a 1 19 0 13 ab 0 97 0 10 b 13 87 5 16 a 15 59 6 94 a 10 37 3 56 a 16 57 11 42 a 11 62 4 69 a 13 81 3 10 a 最大 分别为 16 57 g 和 15 59 g 高于其他供试品 种 红颜平均单果质量最低 为 10 37 g 但差异不 显著 2 3 内 在 品 质 分 析 6 个不同品种的草莓品质参数差异见表 3 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是红颜为 14 55 mg g 可滴 表 3 6 个不同品种的草莓品质参数差异 品种 可溶性糖 mg g 1 可滴定酸 糖酸比 甜度 酸度 PH 含水量 越秀 天仙醉 红颜 香野 粉玉 白玉 10 51 0 28 e 11 31 0 26 d 14 55 0 18 a 12 80 0 22 c 13 87 0 11 b 12 05 0 09 c 0 34 0 03 a 0 37 0 07 a 0 35 0 04 a 0 36 0 06 a 0 27 0 04 a 0 20 0 09 b 31 71 2 90 c 31 24 3 68 c 40 97 3 33 bc 42 93 4 00 bc 51 00 5 50 ab 59 90 21 69 a 10 96 0 94 abc 8 74 0 99 bc 12 74 0 67 a 11 00 1 13 abc 14 62 4 02 a 8 14 1 18 c 3 42 0 33 bc 3 36 0 13 c 3 58 0 13 b 3 76 0 21 ab 4 12 0 22 a 3 78 0 13 ab 87 19 2 68 a 91 89 0 53 a 89 21 1 01 a 87 05 2 85 a 87 35 1 15 a 89 22 1 03 a 定酸含量为 0 20 0 37 其中天仙醉的可滴定酸 含量最高 白玉最低 糖酸比是影响口感的重要指 标 糖酸比越大说明该品种越甜 口感越好 反之 越酸 口感稍差 粉玉的糖酸比最高 其次是白玉 显著高于其他 4 个品种 天仙醉的糖酸比最小 粉 玉的甜度最高为 14 62 其次依次是红颜 香野 而越秀 天仙醉 白玉甜度明显低于前 3 个品种 天仙醉的酸度最高 其次依次是越秀 红颜 香野 白玉 6 个品种的含水量差异不大 2 4 营 养 参 数 分 析 6 个不同品种的草莓营养参数差异见表 4 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范围为 7 07 12 43 香 野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为 12 43 显著高于 白玉 粉玉 红颜和天仙醉 其次是越秀 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为 12 13 6 个草莓品种的维 C 含量没 有显著差异 香野最高为 78 mg 100 g 其他依次是 粉玉 白玉 天仙醉和红颜 越秀维 C 含量最低 为 63 63 mg 100 g 越秀草莓的总酚物质含量最高 显著高于其他 5 个品种 其次是香野 与其他 4 个 品种差异显著 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红颜 其次依 次是越秀 香野 粉玉 天仙醉和白玉 越秀的花 青素含量最高 其次依次是红颜 香野 天仙醉 粉玉和白玉 总的来说 越秀草莓的酚类物质含量 最高 可作为当地生物活性物质新品种的重要遗传 资源 香野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 C 含量最高 营养丰富 品质较好 2 5 不 同 品 种 草 莓 各 农 艺 性 状 间 相 关 性 分 析 由表 1 表 4 可知 株高 单株复叶数 花序 数 叶柄长 叶绿素含量 果柄长 果形指数等 17 个 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表 4 6 个不同品种的草莓营养参数差异 品种 可溶性 固形物 维 C mg 100 g 1 总酚物质 g 类黄酮 g 花青素 g 越秀 天仙醉 红颜 香野 粉玉 白玉 12 13 1 12 ab 7 07 1 67 d 8 70 2 17 cd 12 43 0 59 a 9 77 0 35 bc 9 83 1 65 bc 63 63 3 56 a 72 81 4 68 a 70 61 9 67 a 78 00 11 10 a 76 86 1 89 a 74 39 3 67 a 1 34 0 17 a 0 57 0 06 c 0 60 0 04 c 0 85 0 13 b 0 51 0 02 c 0 27 0 01 d 1 59 0 52 a 0 98 0 39 a 1 79 0 94 a 1 52 0 18 a 1 55 0 41 a 0 63 0 26 a 0 90 0 38 a 0 33 0 35 ab 0 62 0 42 ab 0 54 0 06 ab 0 16 0 07 ab 0 04G800 02 b 74 2025 年第 4 期 草莓各农艺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见图 2 由图 2 可知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 2 个或多个具 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 从而衡量 2 个变量 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 一般相关系数较高的变量 大多会归入同一个主成分 相关系数值也决定了主 成分分析的适用性 13 从图 2 各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可看出 株高 PH 和花青素含量 OPC 显著正 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834 总酚物质 TPC 和花青 素 OPC 可溶性糖 SS 呈显著正相关 糖酸比 SAR 和酸度 PH 呈显著正相关 各农艺性状间 有一定的相关性 如果直接运用这些农艺性状进行 综合评价 则会导致信息重叠 得出的结果也会缺 乏客观性 因此 选择用 4 个成分代替原始 17 个指 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是可行的 第一主成分 PC1 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总酚物质 花青素等抗氧化性指 标 第二主成分 PC2 是酸度 甜度 可溶性糖 含量 果形指数等品质指标和株高 单株复叶数 花序数等一部分生长指标 第三主成分 PC3 是 叶绿素含量和部分品质指标 如糖酸比和可溶性固 形物 第四主成分 PC4 是果柄长 叶柄长等生 长指标和维 C 2 6 不 同 品 种 草 莓 农 艺 性 状 的 主 成 分 分 析 2 6 1 主成分提取 为了充分展现主导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作用 避 免信息重叠 使综合评价更具客观性 运用主成分 分析对数据信息进行浓缩 将具有数值化的 17 个指 标浓缩成 4 个概括性指标 进行综合评述 主成分分析见表 5 碎石图见图 3 由表 5 可知 前 4 个主成分提取特征值大于 1 且方差贡献率累计达到 89 76 因而提取 1 2 3 4 作为主成分 一般当主成分特征值大于 1 且累计 方差贡献率大于 85 00 时 就可以利用提取的主成 分表示原始变量大部分主要信息 16 并且由图 3 碎石 图可以验证 前 4 个概括性指标作为主成分 可以 包含大量的信息 分析效果比较好 2 6 2 主成分得分 基于提取的 4 个主成分 全面建立草莓品种筛 选综合评价分析模型 计算各个主成分的得分情况 即计算权重系数 用成分矩阵的变量除以其主成分 特征值的算术平方根 主成分分别设置为 F1 F2 F3 F4 可推导出以下公式 描述了 6 个草莓品种 农艺性状在各主成分上的得分 F1 0 372 1 0 363 2 0 335 3 0 303 4 0 300 5 0 289 6 0 256 7 0 254 8 0 042 9 0 171 10 0 171 11 0 228 12 0 142 13 0 126 14 0 18 15 0 173Z 16 图 2 草莓各农艺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1 0 0 8 0 6 0 4 0 2 0 0 2 0 4 0 6 0 8 1 0 表 5 主成分分析 图 3 碎石图 统 计 参 数 PC1 PC2 PC3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6 772 39 837 39 837 5 080 29 883 69 720 2 960 17 410 87 129 代号 指 标 特 征 向 量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13 X14 X15 X16 X17 总酚物质 花青素 糖酸比 株高 果柄长 可滴定酸 果形指数 维 C 甜度 叶柄长 单株复叶数 酸度 可溶性糖含量 叶绿素含量 花序数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含水量 0 967 0 945 0 871 0 788 0 780 0 751 0 667 0 660 0 108 0 445 0 446 0 593 0 370 0 328 0 468 0 451 0 288 0 049 0 009 0 076 0 503 0 238 0 104 0 478 0 467 0 892 0 826 0 794 0 717 0 662 0 646 0 568 0 312 0 638 0 249 0 016 0 440 0 104 0 392 0 633 0 563 0 201 0 011 0 253 0 124 0 351 0 331 0 594 0 335 0 723 0 694 PC4 1 344 7 904 95 033 0 011 0 193 0 189 0 331 0 418 0 111 0 094 0 549 0 433 0 110 0 058 0 060 0 360 0 195 0 422 0 330 0 058 表示 p 0 01 表示 p 香野 粉玉 红颜 天仙醉 白玉 主成分得分见表 6 3 结论 各农艺性状相关性结果表明 草莓植株与果实 的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叶绿素含量和果形 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和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 叶 面积直接影响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 进而影响 叶绿素含量 糖酸比和可滴定酸相关系数为 0 7 呈负相关 和可溶性糖 甜度 可溶性固形物呈正 相关 含水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相关系数为 0 89 呈 显著正相关 这与冀芦沙等人 15 和强浩然等人 16 的研 究结论相似 说明糖酸比由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 酸和硬度共同决定 不同品种草莓综合评价时不应只考虑某单一指 标 而应比较全面地从草莓的生长 品质和营养方 面综合考虑 17 主成分分析法可将多个指标转换成几 个主成分 将数据进行简化 能反映原始数据中的 信息 又能方便统计和评价 从主成分得分结果可 看出 在第一主成分上越秀的得分最高 为 4 087 说明越秀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其次依次是香野 天 仙醉 红颜 粉玉 白玉 其中 粉玉和白玉均为 负值 说明抗氧化能力比其他红草莓差 第二主成 分上得分情况是粉玉 香野 红颜 越秀 天仙 醉 白玉 其中粉玉得分最高为 3 304 说明粉玉的 内在品质最好 第三主成分上得分最高的品种是越 秀 为 1 789 主要是因为越秀的叶绿素含量较高 说明植株营养生长 其次是白玉 为 1 738 主要是 因为白玉的糖酸比最高 其次依次为粉玉 香野 红颜 天仙醉 第四主成分上 得分情况为香野 天仙醉 白玉 粉玉 越秀 红颜 香野的得分最 高 为 1 108 主要由于香野的维 C 含量最高 且生 长情况良好 综合得分的顺序依次为越秀 香野 粉玉 红颜 天仙醉 白玉 果实的色泽是评价水果外观品质的一个重要指 标 也是消费者进行选择时最直观的评价标准 18 果 实的大小和香气等外观品质也是直接影响其商品价 值的主要因素 果实平均单果质量侧面反映出销售 价格 19 粉玉和白玉作为新品种草莓 果色特别 香 气浓郁 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 并对消费者 的购买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 主成分分析结果 显示 这 2 个品种的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弱 尤其是 白玉 与传统红色草莓相比稍显不足 这也直接影 响了其在第一主成分上的排名 进而影响主成分分 析的最终得分结果 白玉在第一 二主成分上得分 较差 可能与从采摘到试验开始前果实发生氧化有 关 主成分分析无法对草莓品种的果皮颜色 果实 香气等外观特性进行分析 但是这些性状仍然是消 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考量因素 因此 结论应在主 成分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酌情考量外观特性 综上所述 将主成分分析结果和草莓外观品质 相结合 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 在三峡库区 香野 的果形指数最大 平均单果质量最大 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最高 维 C 含量最高 综合品质最佳 粉玉 的糖酸比最高 甜度最高 口感最佳 白玉的糖酸 比仅次粉玉 口感比较好 含水量最高 越秀的果 柄最长 总酚物质和花青素含量最高 总体抗氧化 能力比较强 适合距离运输 红颜的果形果色鲜红 色泽亮丽 含水量较高质地松软 因而适宜现场采 摘或者短距离运输 天仙醉的果实纵径最大 平均 单果质量仅次香野 外形品质较好 参考文献 DU G LI M MA F et 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the re lationship with polyphenol and Vitamin C in Actinidia fruits 表 6 主成分得分 品种 F1 F2 F3 F4 越秀 天仙醉 红颜 香野 粉玉 白玉 4 087 0 138 0 015 1 103 1 764 3 578 1 059 2 103 0 485 1 750 3 304 2 376 1 789 2 546 1 389 0 000 0 408 1 738 0 544 0 533 1 575 1 850 0 450 0 186 F 综合得分 1 580 0 975 0 216 1 108 0 320 1 818 排序 1 5 4 2 3 6 1 76 2025 年第 4 期 sciencedirect J Food Chemistry 2009 2 557 562 王卫成 汤玲 潘艳花 等 甘肃草莓种业现状及发展 对策 J 寒旱农业科学 2023 11 1009 1012 蒋森林 周鹏飞 梁平草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提升路径 思考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11 106 112 舒锐 焦健 臧传江 等 我国草莓产业现状及发展建 议 J 中国果菜 2019 39 1 51 53 姚瑶 玫瑰茄抗氧化物质研究与应用 D 成都 西华 大学 2024 虞华 陈光亚 我国 三新 经济统计体系建设路径研 究 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8 34 4 10 15 吉彩红 三新 促草莓增产又增收研究 J 乡村科技 2019 17 48 49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 自然地理 EB OL 2023 4 18 2024 3 12 曹建康 姜微波 赵玉梅 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 导 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126 130 雷泽湘 艾天成 李方敏 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 含氮 量与 SPAD 值间的关系 J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1 21 2 138 140 姜慧燕 王淑珍 张乐 等 草莓新品种红颊的营养品 质及抗氧化性探讨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3 12 1596 1598 郝建军 康宗利 于洋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M 北 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201 209 范珊珊 陈娟 王睿 等 不同海藻酸肥在草莓上的应 用效果评价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J 中国农 技推广 2024 40 1 83 89 雷莹 张红艳 宋文化 等 利用多元统计法简化夏橙 果实品质的评价指标 J 果树学报 2008 5 640 645 冀芦沙 肖庆振 于守超 等 山东境内 11 个草莓品种 的品质及遗传特性分析 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7 2 39 44 强浩然 王天乐 徐炜 等 十一种草莓新品种引进筛 选研究 J 北方园艺 2020 9 39 45 毛娟 万鹏 梁国平 等 基于区域适栽品种筛选的苹 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41 19 60 66 77 余红 肖文斐 来文国 等 早熟粉果草莓新品种粉玉 1 号的选育 J 果树学报 2023 40 7 1503 1506 邓显容 不同品种草莓果实品质分析 J 安徽农业科 学 2008 36 21 9018 9043 nul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咖啡中丙烯酰胺 J 分析科学 学报 2020 36 2 309 312 田金凤 张 喆 孙卓然 等 UPLC MS MS 法测烘焙咖啡 和速溶咖啡中丙烯酰胺 J 食品工业 2022 43 4 322 325 于萍 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J 福建分 析测试 2011 20 6 21 23 吴 璟 雷红涛 沈玉栋 等 食品中痕量丙烯酰胺检测 方法研究进展 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23 380 385 ZHANG Y DONG Y REN Y et al Rapid determination of acrylamide contaminant in conventional fried foods by gas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J Jou rnal of Chrom Atography A 2006 16 209 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 员会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GB 5009 204 2014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8 张琳昀 吉文亮 沈菲 等 改进的 QuEChERS 超高效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的丙烯酰胺 J 分析 测试学报 2023 42 10 1272 12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 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验 GB T 27404 2008 S 北京 中国标准质检出版社 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GB 5009 204 2014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白利文 王瑞花 于忠山 等 UPLC MS MS 法测烘焙咖 啡和速溶咖啡中丙烯酰胺 J 食品工业 2022 43 4 322 325 李照 常建军 喻东威 等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检液质联用检测液体乳中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兽 J 食品安全质量学报 2019 10 3 688 692 null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上接第 71 页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欢迎订阅 农产品加工 欢迎投稿 邮发代号 22 121 22 19 在线投稿 电 话 0351 4606085 投稿信箱 ncpjgxk 邓 婕 等 三峡库区不同品种草莓生理特性和营养品质差异分析 77

注意事项

本文(三峡库区不同品种草莓生理特性和营养品质差异分析.pdf)为本站会员(magazine@RS)主动上传,园艺星球(共享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园艺星球(共享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固源瑞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