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换一换
首页 园艺星球(共享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 温室香菇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pdf

  • 资源ID:1712       资源大小:302.1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VIP会员    下载费用:0金币 【人民币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金币 【人民币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农产品质量安全 温室香菇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 温室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前 言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抚顺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王立新、马兴伟、曾范启、马玉富。 农产品质量安全温室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温室香菇生产的产地环境、 菌种管理、 栽培技术、 农药残 留量控制、 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品采收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主要原料 组成香菇栽培基质的主要原料是培养基中占数量比重大的碳素营养物质, 主要是 阔叶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稻草、秸秆、花生仁壳、麦秆、麸皮、米糠等。 3.2 辅助原料 组成香菇栽培基质的辅助原料是培养基中占数量比重较少, 用来调节栽培基质的 碳、 氮比, 增加必需营 养而配合的营养物质。 主要是蔗糖、 石膏、 过 磷酸钙、 尿 素、玉米粉、碳酸钙、熟石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蛋白胨等。 4 产地环境 香菇栽培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391 的要求。 5 栽培技术 5.1 栽培季节 温室香菇生产主要靠自然温度养菌和出菇。 一般春、 秋、 冬三季均可栽培。 春季 4 月~6 月出菇,安排在 11 月份进行母种(一级菌种)选择与繁殖,12 月份进 行原种(二级菌种)制作与培养,1 月份进栽培种(三级菌种)制作与培养,2 月~3 月份进行菌棒制作与培养。 秋、 冬 9 月~11 月出菇, 安排在 4 月份进行母 种选择与繁殖, 5 月份进行原种制作与培养, 6 月份进栽培种制作与培养, 7 月~ 8 月份进行菌棒制作与培养。 5.2 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 5.2.1 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逆性强、 抗杂菌力强、 菌丝生长健壮、 出菇整齐、 优质高产、 耐贮运并 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香菇品种。 根据不同生产区域气候、 不同销售目的、 不同栽 培量、 不同生产季节选用不同温度类型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根据香菇栽培子实 体分化所需温度的不同, 香菇品种可分为高、 中、 低温三种类型, 春季出菇选用 中、高温型菌种(温度范围 10℃~25℃),秋季、冬季出菇选用中、低温型菌 种(温度范围 5℃~22℃)。 5.2.2 菌种生产 母种、原种、栽培种的生产管理应符合 NY/T 528 的要求。母种仅用于移植扩大 原种, 一支母种移植扩大原种不应超过 6 瓶 袋 。 一瓶原种移植扩大栽培种不应 超过 50 瓶 袋 。液体菌 种要采用配套的专用设备进行生产。菌种培养基中,不 允许使用农药。 5.3 温室建设 温室选择地势平坦、 通风良好、 水源充足、 水质三类以上、 远离畜禽舍、 无污染、 环境清洁卫生的地方建设。一般温室跨度 6m ~8m ,高度 2.5m ~3.5m ,长度因 地制宜。 5.4 原料选择及准备 5.4.1 原料选择 5.4.1.1 主要原料选择 生产上大多选用以硬杂木为主的阔叶树枝杈加工成的颗粒、 圆盘锯加工成的木屑 和带锯加工的锯沫子为主要原料, 可加入 20 ~30 的刨花碎片。 也可采用棉籽 壳、玉米芯、花生仁壳、稻草、麦秆麸皮、米糠等做主料。 5.4.1.2 辅助原料选择 一般可选用玉米粉、 蔗糖、 碳酸钙、 熟石膏、 石膏、 过磷酸钙、 尿素 、 磷酸二氢 钾、硫酸镁、蛋白胨等做辅助原料。 5.4.2 原料准备 头一年秋冬季将木屑进行堆积,使木屑色泽度变深后使用 。 采 用 当 年 的 棉 籽 壳 、 玉米芯、花生仁壳、稻草、麦秆等做主料时要粉碎成直径 2mm ~5mm 大小的颗 粒使用。选用新鲜麸皮、米糠。 5.5 培养料的配制 5.5.1 培养料配方 目前培养料配方较多, 可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条件, 选择相应的配方。 常用的有 以下几种 a. 阔叶树杂木屑 78 ,麸皮或米糠 19 ,蔗糖 1 ,碳酸钙或熟石膏 2 。 b. 阔叶树杂木屑 63 , 麸皮或米糠 14,棉 籽 壳 20 , 蔗糖 1 , 碳 酸钙或熟石 膏 2 。 c. 棉籽壳 40 ,杂木 屑 40 ,麸皮 17 ,蔗 糖 1 ,熟石膏 2 。 d. 花生仁壳 80 ,杂木屑 17 ,熟石膏 2 ,蔗糖 1 。 e. 阔叶树杂木屑 78 , 麸皮或米糠 15 ,玉米粉 3.5 ,蔗糖 1 ,石 膏 1.5 , 碳酸钙 0.5 ,过磷酸钙 0.3 ,硫酸镁 0.2 。 f. 玉米芯 50 ,杂木 屑 30 ,麸皮或米糠 17 ,蔗糖 1 ,熟石膏 1.5 ,蛋白 胨 0.2 ,尿素 0.3 。 g. 稻草或麦秆 56.5 , 杂木屑 20 ,麸皮或米糠 19 ,碳酸钙或熟石膏 2 ,过 磷酸钙 0.8 ,蔗糖 1 ,尿素 0.5 ,磷酸二氢钾 0.2 。 5.5.2 配制方法 5.5.2.1 过筛 将头一年堆放好的陈木屑、玉米芯等用 2~3 目筛子过滤,去除大木块及杂物, 然后按比例称取与辅料混合。 5.5.2.2 混合 将主料和辅料按配方混合均匀后加水搅拌, 使其含水量达到 55 ~60 。 一般用 手紧握培养料时成团不散,手指间稍有水渗出但没有水滴落下即可。 5.5.2.3 装袋 栽培袋一般采用聚乙烯塑料筒,规格为15cm ~17cm50cm ~55cm ;厚度为 0.004cm ~0.005cm 。装料量为 2 ㎏/ 袋,袋内栽培料要紧实。装袋时先将一头用 绳扎紧,然后用装袋机进行装袋。 5.6 灭菌及接种 5.6.1 灭菌 5.6.1.1 常压灭菌锅灭菌 来菌锅可用铁板卷成圆桶或用砖、 水泥砌成。 灭菌前锅内加满水, 水位线距蒸帘 30cm 以上, 大火加热 2h, 当料温达到 100℃后, 维持 12h~16h 停止加热, 当料 温降至 50℃左右时出锅。 5.6.1.2 锅炉蒸汽灭菌 将菌棒交错码于架上,用两层塑料布封闭,上留排气孔, 从 架 下 导 入 锅 炉 蒸 汽 。 当料温达到 100℃后,加热 10h~12h 停气,料温降至 60℃左右时撤下塑料布。 5.6.2 接种 当料温降到 28℃以下进行接种。接种前温室、接种室、料袋用烟雾熏蒸气雾消 毒剂进行熏蒸杀菌。 接种程序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 接种时先用酒精棉球进行 袋面消毒,再用打孔器在袋面等距离打孔,每袋打 3~5 个孔,然后迅速将菌种 接入孔内,装满塞紧,用透明胶布或液体石蜡封口。每瓶 800ml 的菌种接种 18 个~20 个料袋。 5.7 发菌期管理 5.7.1 菌丝定植期管理 接种后的菌袋在培养室以 4 袋为一层,层间成“ 井” 字形交错堆叠,高 度控制在 80cm ~100cm , 接种点朝向两侧以利散热。 培养室的发菌温度最好控制在 22℃~ 26℃左右。接种后 7d 内菌袋一般不要搬动,以免影响菌丝的萌发和造成感染。 发菌室要求通风、阴凉、干净、黑暗。 5.7.2 发菌袋生长期管理 一般接种 10d ~15d 左右, 要进行翻堆, 并把“ 井” 字形堆叠改为“ △” 形堆叠, 温 度控制在 22℃~26℃, 以后每隔 7d~10d 要翻堆一次。 20d 以后, 揭开接种口胶布,让氧气进入菌袋,以利于菌丝生长。为防止菌袋伤热,气温控制在 22℃以 下,空气湿度在 65 ~75 。 5.7.3 脱袋排场 5.7.3.1 标准 菌袋接种 60d 左右, 隆起波皱柔软的原基, 在波皱之间分泌出褐色素时菌丝完全 成熟,当菌棒表面出现大量子实体原基时,即可以脱袋排场。 5.7.3.2 脱袋 选择阴天、 无干热风的天气进行。 脱袋在菇棚里进行, 可用锋利的小刀片轻轻地 将塑料膜划破、 撕下。 但要留下菌棒两端的一点薄膜, 以避免排场触地时感染杂 菌。 5.7.3.3 排场 脱袋后即把菌棒排于菇畦中或床架上, 棒距 3cm ~5cm , 与地面呈 70~80的倾 斜角。脱袋后棚内温度控制在 25℃以下,如遇高温则要加大通风、减少光照。 5.7.4 菌棒转色及催蕾 脱袋后, 由于光线增强, 氧气充足, 湿度增大, 菌棒内营养成分的大量转化以及 受温差变化等因素影响,促使菌丝体进入生殖生长。 5.7.4.1 转色 脱袋后 4d~7d,菌棒表面逐渐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接着便侧伏,形成薄的菌 膜。 同时菌丝分泌出一种褐色素, 使菌膜颜色逐渐由浅变深。 这一时期白天的适 宜温度为 20℃~22℃,夜间不低于 15℃,并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5.7.4.2 催蕾 一般采用“ 温差浸水加温” 的促成管理办法。即加大昼夜温差 10℃以上,浸 水使菌棒内含水量达 60 , 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85 ~90,温 度 达 10℃~ 20℃。进行干湿度刺激和增加光线刺激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经过 3d~4d 的温 差刺激后,便萌发菇蕾。 5.8 出菇管理 在早春或秋末冬初季节生产时, 白天揭开棚顶草帘, 引光增温, 同时缩短通风时 间,中午气温高时打开窗口通风换气,使温室内温度保持在 12℃~24℃,湿度 保持在 85 ~95 为宜 。 在秋季生产时还应拉大温差, 增加通风, 给予一定的散 射光及控制杂菌。 5.8.1 采收时间 菇从原基形成期到成熟为 3d~4d。在菇盖尚未完全展开,菌盖边缘还在向内时 采摘最为适宜, 大面积栽培时, 菇盖直径达到商品规格标准的上限与下限之间为 采收适期。 5.8.2 采收与贮藏 采收前一天停止喷水, 采收人员要穿戴干净的工作服、 手套、 口罩、 帽子, 以保 证产品的卫生安全。采收时将菇体全部采下。采收后按一 定 数 量 装 入 塑 料 袋 中 , 然后统一装入纸箱中, 放入保鲜库中贮藏, 贮藏温度为 2℃左右, 贮藏日期一般 为 5d~7d。 5.8.3 采收后管理 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料块表面, 将死菇、 菇根和 料面碎渣清除干净, 停止喷水 3d~ 4d。第 5d 后按正常管理,经过催蕾后进行出菇管理。第 1 茬~第 2 茬菇时用喷 水方法保持水分, 3 茬~4 茬菇当含水量降到 40 以下时, 可以用冷 水浸泡菌棒, 使菌棒达到 60 ~70 的含水量,再按正常管理,经过催蕾后进行出菇管理。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6.1.1 病害 引起香菇病害常见的微生物体有木霉、链孢霉、毛霉等真菌、细菌和病毒。 6.1.2 虫害 危害香菇的害虫常见的有螨类、线虫等。 6.2 防治方法 6.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力强、 生长健壮的优良菌种, 创造有利香菇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及杂 菌繁殖的环境条件。 菇棚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清洁的卫生。 加强菇床管理, 及时 清除受病虫危害的菌块和病虫菇。 6.2.2 物理防治 栽培前利用日光曝晒、 高温闷棚、 黑光灯或白炽灯诱杀等措施, 消灭病原菌、 虫 卵及成虫。菇棚的门、窗和通风孔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 飞 入 。 做 到 随 手 关 门 , 经消毒隔离区进棚。 6.2.3 化学防治 6.2.3.1 农药选择 优先采用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用药符合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 定。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 6.2.3.2 腐烂病 用 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防治。 6.2.3.3 软腐病 用盐或石灰粉、 漂白粉覆盖被黏菌污染的地方, 或用克霉灵药液涂抹被污染的表 面。 也可喷施农用链霉素 200mg/L 、70 敌克 松 800 倍液、50 代森铵 600~800 倍液或氯霉素 300mg/L 防治。 6.2.3.4 木霉、毛霉、链孢霉 采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 倍液、5 石碳酸或 2 甲醛注射防治。 6.2.3.5 菌蚊、菇蝇、菇蛆 用 2.5 溴氰菊酯乳剂 3000 倍液或二嗪农乳油 1200 倍液喷雾防治。50kg 稀释 液可喷 400 平方米面积。 6.2.3.6 螨类 产菇前用 80 敌敌畏乳油 0.1ml ~0.5ml 稀释后 喷雾或熏蒸 24h~28h,产菇期对 菇场内外环境进行喷雾杀螨, 可用 1.8 阿维菌素乳油 3000 倍~4000 倍液或 15 杀螨净 2000 倍~3000 倍液喷雾防治。 6.2.3.7 线虫 在栽培前期温室用浓石灰水涂刷或漂白粉溶液喷雾处理。菌棒用 5 食盐水或 1 ~2 石灰水喷雾控 制。 子实体用 1 冰醋酸或 25 米醋, 也可用 0.1 ~0.2 碘化钾溶液进行喷雾控制。

注意事项

本文(农产品质量安全 温室香菇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pdf)为本站会员(ly@RS)主动上传,园艺星球(共享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园艺星球(共享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固源瑞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


 

 

 

收起
展开